《山月记》是一本短篇小说集,作者为日本作家中岛敦,《山月记》也是其中一篇的篇名。
只看这本书,不会想到是日本作家写的,因为里面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取材于我国古代的历史故事。中岛敦在讲述每一个小故事时,穿插进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,创作更加个性化,也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思考的角度。
看书的时候,书中角色的行为和对一些问题的讨论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,让我可以换个视角看待人生这件事。
微信读书上有两个版本,区别在于:翻译风格和篇目。
黄色版本语言更加白话,仿佛一个人在给你讲故事,篇目上多了《夫妇》、《光·凤·梦》(芥川文学奖候选作品)。
红色版本语言更精简凝练,理解难度大一些,读起来会慢一点,篇目上多了《妖氛录》。
《山月记》取材于唐代李景亮创作的《人虎传》。
故事的主人公名为李征,文采出众,因不愿厕身于稗官贱吏之流辞官而去。他想以诗名流芳百世,但几年后因生活窘迫,又被迫做了个地方小官。这时候曾经的同僚已身居高位,自己仍然要屈膝受命于自己所不齿的人,自尊心很强的他就发疯失踪了。后来,被老友袁傪无意中找到,原来李征已经变成了一头猛虎,差点把老友吃掉。在此情景下,李征和袁傪展开了一段对话,让我们知晓李征的经历和心路历程(实际上也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东西)。
李征变成老虎之后,一天之中有数小时恢复人性。失去人性的时候,李征与老虎无异,茹毛饮血;但人性尚在之时,李征仍能思考说话,读书诵句,为自己的命运感到可悲、恐惧与愤慨。这等事发生在他的身上,让他感到,生灵有其宿命,人却一无所知。但,恢复人性的时间越来越短,他内心逐渐被兽性淹没,甚至纳闷自己曾经是一个人。在有幸得遇老友之际,他的唯一请求是希望老友把他所作的诗文传播出去。
为什么李征会变成老虎?
据李征自己的说法,是他心中的羞耻心作怪。他害怕暴露自己才华不足,同时也不肯刻苦用功。是人的时候,想以诗成名,却又不进而投师访友,相与切磋琢磨。与此同时,又不屑与凡夫俗子为伍,避免与人交往,人们也因此说他倨傲不逊,妄自尊大。成了老虎,还梦见过自己的诗集摆放在长安风流人士之案头的情景,想让他为之执着终生,乃至丧尽家产、心智迷狂的成果流传后世。
文章中有一句话发人深省,“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,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,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,故又不肯庸庸碌碌,与瓦砾为伍。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,疏远世人,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。”我们很多人不也是这样任凭碌碌年华空逝么?
中岛敦给李征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。李征有极强的自尊心,讨厌侍奉“恶俗的高官”,却又不得不为生计低头;在诗学上有才能,却又自嘲执着。
李征有他的痴,正是这股痴让他由心理到生理产生了变异,变成了老虎。
袁傪感慨,“作者作为诗人的资质无疑是一流的,却总还在某个地方(某个微妙之处)欠缺了一点什么。”
才华非凡,诗作却欠缺。欠缺的到底是什么呢?
诗为言志咏情,但李征作诗执着迷狂,背离作诗之本,即使章句精彩绝伦,终究不成经典。
读罢此文,隐隐约约捕捉到了一些想法,却又无法用言语描述。期待有看过此文的伙伴一同交流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